心得体会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得体会

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

时间:2023-09-17 23:35:14
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[此文共2192字]

【概述】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共含2篇,由的会员投稿推荐,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。

第1篇: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

这篇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,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。

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记者,对艾希曼的审判做报告。面对史无前例的犯罪,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只能以纽伦堡审判作为先例,而法律的灵魂是公平,在控方将莫须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艾希曼的身上,把其描述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变态杀人狂,以此达到以色列复国主义的政治目的,达到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压制,是显失公平、罔顾事实的。

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,对艾希曼进行了相当精彩的人格研究,认为其在人格上是平庸的,并不嗜血,而只是一个惟命是从的理想主义者,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途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。他的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,盲目的相信一种东西并坚持、不反思。面对犹太民族遭受的如此巨大的灾难,我也有强烈的要复仇的心理,而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女性,仍然可以冷静的看待这场审判,不被情绪主导,以法律为依据的态度却是走在了许多人前面的值得肯定的。当然,她也因此遭到了很多反对和讨伐,失去了很多朋友,书籍也只有德文版在德国出版。也许要弄清这样一个国家行为的屠杀,究竟是什么原因?仍然需要做很多的艰难的历史研究,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,作者认为纳粹复杂的官僚机构之间的权利争夺恰恰促进了“最终解决”的执行,再加上一套语言规则的使用 ……此处隐藏912个字……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的写作范例,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,进行适当修改。

在我看来,既享有真爱,又保持自我人格,这简直不可思议。

然而只有当我拥有其中之一时我才能拥有另一个。我也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。

正如她所看到的,罪恶的实施者中并不一定只有恶魔,还会有白痴和笨蛋;特别是,正如我们亲眼所见,一旦他们的行为得到宗教权威的支持,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。

他体现了纳粹罪恶本身的无个性化性质——在一个封闭体制内、由病态的暴徒实施、目标旨在消灭受害者的人格个性。

那些一度被视作正直的本能,再也不是理所应当的。

在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里,以及在接踵而至的争论声中,她坚称只有善才拥有深度。善可以是根本性的,而恶从来不是。恶只能是极端的,因为它既不具备深度,也不具备魔性维度——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,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,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。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。当思维坠落于恶的深渊,试图检验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则时,总会一无所获。恶泯灭了思维。这就是恶的平庸性。

德文版前言

每一场审判的中心,都是被告这个人,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这个人有他自己的故事,是一个糅合了各种属性、特征、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独一无二的合成体。

考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屡屡遭遇这种特殊性质的罪行,我们当前的法律体系在多大范围内、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胜任“公正”二字?

某种程度上说,就是不思考注定他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罪犯的。而“不思考”跟愚蠢完全是两回事。

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2篇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范文,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范文。

《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读书笔记[此文共2192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武平文秘网 www.wptdj.com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