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:岩松看美国读后感
我对美国的认识,完全来自电视、周围的人和书,岩松看美国读后感。作为一个从未踏上美国本土的人,不能够亲自解读美国,那我就通过这些方式来看美国。这个假期读的第一本书,是《岩松看美国》。(下文中提到的所有译名均以本书翻译为准。)
这本书是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1+1》节目所做的年度特别策划。(我认为奥运会后央视完成了一次蜕变,通过转播奥运会赛事,能够做到更自由的转播各种新闻事件,可喜可贺。)他们派了一个摄制组到美国去,采访一些人物,关注一些现象,我认为做得不错。其中最主要的记者是白岩松,我很喜欢这个人。建议大家看看每周六晚10:15开始的《新闻周刊》(不是美国的那个《新闻周刊》),这是他主持的。(当然还可以看之前9:30开始的《新闻调查》,虽然柴静已经离开了那个组。)
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。我将本书的内容分为两类。一种是访谈式文章,他们访问了约翰·麦克(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)、威廉·罗兹(美国花旗银行高级副董事长)、骆家辉(美国商务部部长)等等金融界的人物,询问他们对于金融危机的看法。他们还访问了我们熟悉的大卫·斯特恩(nba总裁)、我们不熟悉的默里·普拉金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),更多的是对美国文化、民生的拷问。第二种是新闻稿式文章,是对一些专题的讨论,例如美国校车、公民持枪。
访谈式文章因为大多涉及美国的金融体系,我对此不了解,所以这些文章会被我无情的掠过,特此声明。
一、 黄色的特权
采访地点:一个叫“ ……此处隐藏6512个字……我了解了白岩松和白岩松的思想,白岩松是一个时代的思考者。他有个性,爱思考,爱写点东西。做为一位新闻主持人,最重要的是敏锐、勇气和方向感。这些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,难怪一些重要的场面他的身影都会出现。他的主持风格得到了大家的认同。
白岩松在书中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独特角度,通过一件件发生在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,不断探索每件事给我们的带来的思索,探索幸福的真谛。从这本书看出了他的成长足迹,看到了他深厚的写作功底。一个北广新闻系学生的才华,他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通过笔端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,是那么真实,自然,朴实。他的语言表达是那么准确,生动,让我不得不从心底里敬佩他。于是我对写作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:不要浮夸,不要臆造,只要把内心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。
从书中我知道了白岩松兴趣爱好是那么广泛:足球,音乐,阅读。他正是从这些爱好中体验到了人生的幸福,正是从对工作的热爱中找到了幸福。他在书前面的代序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不平静,就不会幸福,也因此,当下的时代,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。”我很欣赏这句话,是呀,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,你就是幸福者。在成天的忙忙碌碌中,在追逐事业、操劳家庭中。有时停下脚步,整理思绪,可能会对人生有新的思索。还有“走得太远,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。”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,所以物质的
富足并不代表人的真正幸福。我想,简单生活,身心平静,真心满意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是真正的幸福吧。
对于自己来说,什么是幸福呢?在学校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,学生感到满意,家长觉得放心。在家里,为人妻为人母,尽自己的职责扮演好不同的角色,一家人其乐融融,这就是幸福,获得幸福就这么简单。
2014年2月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