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资源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资源

将相和教学设计

时间:2023-09-29 19:41:22
将相和教学设计[此文共11750字]

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

教材分析:

《将相和》这篇课文以秦、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,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,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,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,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因果关系错综复杂。

设计理念:

《将相和》一文由《完璧归赵》、《渑池之会》、《负荆请罪》三个故事组成。从故事中我们可知,两人物既有个性,又有共性。个性品质:蔺相如的机智勇敢、临危不惧、顾全大局等,廉颇的知错就改等;共性品质: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,爱国。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,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。为此,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,摒弃对课文内容、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,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。让学生自己去读、悟、演,去丰满人物形象,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。

教学目标:

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口味人物的个性特征。

2、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、行为理解课文,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。

3、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好品质。

教学预设:

一、谈话导入

上节课我们已经初学了课文,谁知道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?和的原因呢? 课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?其中哪个人物贯穿了三个小故事?你能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蔺相如的特点吗?

二、自渎课文

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蔺相如的性格特点,领会他的个性魅力吧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读的一个故事,用喜欢的方 ……此处隐藏12436个字……,并分析重点词句,指导朗读。

a:带玉前往(勇敢)

b:要还宝玉(随机应变)

句子:蔺相如看这情形,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,就上前一步,说:"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,让我指给您看。"(要求同学们都站起来边扮动作边朗读)

c:举璧撞柱(对照课文插图)机智勇敢、大义凛然

出示句子:蔺相如捧着璧,往后退了几步,靠着柱子站定。他理直气壮地说:"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。现在璧在我手里,您要是强逼我,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!"说着,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。

d:送璧回国(机智)

e:再赴典礼(机智勇敢)

出示句子: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,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,大大方方地说:"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。您如果有诚意的话,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,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,决不失信。不然,您杀了我也没用,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!"

4、质疑

5、根据板书,说说"完璧归赵"这个故事。

6、通过刚才的学习,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对一些词的理解吗?

八、板书设计

将相和

廉颇蔺相如和好

(为了国家的利益 言行→品质

完璧归赵带玉前往→勇敢渑池之会

负荆请罪

要还宝玉→随机应变 举璧撞柱→机智勇敢、大义凛然 送璧回国→机智 再赴典礼→机智勇敢

本网推荐访问其他文章:

将相和教学设计

将相和教学设计

《将相和》 教学设计

将相和教学设计

《将相和》教学设计

《将相和教学设计[此文共11750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

Copyright © 2023 武平文秘网 www.wptdj.com 版权所有